云峰会大咖说 | 刘成杰:不能片面地将生涯规划等同于学业规划或职业规划

2022/01/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学生发展指导概念,伴随新高考改革的稳步推进,学生发展指导的内涵不断充实和完整,实践也逐渐具体化、规范化。


在“2022基础教育创新与发展云峰会”上,《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家研究院研究员刘成杰就新时代下如何从学生发展指导角度激发学生内驱力进行了精彩分享。

和气聚力

刘成杰研究员指出,学生发展指导的核心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发展指导的具体化内容则关乎新高考改革内容的有效落实,特别是在学习指导中包含对学生选科的指导、生涯规划指导,包含对学生未来自我发展的指导,这些对于破除“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等顽瘴痼疾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学生而言,所谓生涯规划更多体现为学业规划,属于短期生涯规划,主要是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树立合理的升学与学业发展目标,进而制定可执行性的规划并且坚持执行。这个阶段的“生涯规划”,宜以“学业规划”为主而“职业规划”为辅,更符合学生以学业为本的本质。


学业规划,一方面需要学生处理好个人特长、潜能与学业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好选科、选考、选课、选路径、选专业、选校等新高考政策赋予的自主选择权;另一方面又不能局限于此,学校、家庭包括学生自己,要注重培养制定规划、执行规划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韧的品质。


概言之,我们,不能颠倒逻辑关系,将生涯规划与学生发展指导画等号。学生不应片面将“自我认知体系”“外部探索体系”和“职业发展规划”等生涯规划理论知识作为中学阶段的生涯教育重点,而应在“理想指导、学业指导、生活指导、心理指导”基础上,将涵盖新高考政策解读、升学路径规划、选科指导、目标专业与学校规划、执行规划、报考指导等内容的“学业规划”作为重点纳入到生涯课程体系中,同时综合考量我国传统价值观、社会文化、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目标等,构建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和学校实际的学生发展指导体系。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一项关于学习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不仅在于认识能力的高低,还与他们内在的动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学生明知学习的重要性,却总是提不起学习的劲头;有的学生看似很认真,却常常是在自我强迫下进行学习,常常产生要放弃的念头。


杨蓦、马超山两位教育学学者曾把学习指导归为五个方面,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教育,使学生乐于学习、愿意学习、主动学习。”这里的“学习指导”,首要的就是强调结合理想、心理和生涯指导等方面,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不仅如此,学生发展指导还可以通过科学的学业规划和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准方向,形成学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我见过不少学生,本来成绩平平,因为学业指导使其明确了方向,激发了学习内驱力,最后超预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