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首个期中考 | “好专业”阅卷系统与精准教学助力学生学情诊断

2021/05/21

秋季学期过半,各地“双减”工作持续推进落实并已取得初步成效。“双减”政策的总体要求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强化校内教育主阵地,关键在于提升学校教学质量。考试是教学质量检验的途径之一,然而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情况下,“双减”政策明确降低考试压力,改进考试方法。

微信图片_20211115162132.jpg

8月底,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提出了“准确把握考试功能、大幅压减考试次数、规范考试命题管理、合理运用考试结果、完善学习过程评价、加强学业质量监测、完善管理监督机制”的要求。


考试减少了,孩子学习情况如何体现?如何优化教学策略?怎样在精简作业及考试的情况下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好专业·阅卷系统与精准教学


今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中便指出,要:“普及教学应用,开发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诊断、资源推送和学习辅导等应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深化管理应用,深化教育督导信息化,实现大数据支持下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评估。”


“好专业·阅卷系统与精准教学” 借助信息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学校学业数据的常态化收集、分析,实现教学过程的数据化、智能化。通过对日常作业及试卷作答情况的分析,辅助学校精准把握教情学情,提升教师精准教学能力,以数据为基础进行教学策略调整。


同时系统可便捷试卷及作业的批阅,支持线上批改及批量批改功能,有效提升教师工作效率。利用系统进行阅卷及分析,还可在每次考试批改完成后生成分析报告,查看班级错题分布情况,班级共性知识难点、盲点等,精准把握学情。通过系统的试卷讲解单,登录系统便可完成试卷讲评。在分析班级共性问题的同时提供类题练习,举一反三巩固易错点,以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方式优化,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通过对学生学情的持续性诊断,还可关注学生多次考试结果的对比,实现成绩增量分析,有效改变传统评价模式,并为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的数据支撑和积极引导。


针对每个学生的试卷分析,可生成个性化成长手册。通过学生考试情况精细分析,定位知识盲点,人工精准推题。利用手册,可帮助学生高效分层复习,充分应用考试结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练的“少而精”,助力学校“减负不减质”。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