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市教育局召开数字经济新形势下武汉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培训会。会上,武汉市教育局党委书记李超强调,教育数字化转型是系统工程,是引领未来的大事,各级各部门要按最高标准谋划,一把手亲自推动,全员参与。同时,要坚持应用为王,持续创新大数据视域下的应用服务,统筹推进教、学、管、考、评数字化转型。
作为教育重镇,武汉市近年来不管是在统筹区域高考改革实施,还是各级学校落实教学质量提升、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等工作中,都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利用智能化工具辅助区域、学校开展各项工作。
武汉市洪山区高考综合改革信息化平台
作为教育部第四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武汉市洪山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00余所,在校师生约15万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都位于此区。湖北省进入新高考后,如何统筹区域内学校平稳解决改选、重选、多轮次选科?如何指导学校明确招考要求、解读专业发展?这些成为洪山区亟需解决的问题。
经过多轮研讨,洪山区教育局决定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区域高考改革的平稳落地,并携手“好专业”开展洪山区级高考综合改革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项目包含7个校级系统和3个区级系统,可以有效辅助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学生和家长共同顺利适应改革带来的变化。为进一步推进落实新高考改革工作,"好专业"还为洪山区提供了一系列服务,如学生选科策略指导培训、学生生涯规划家长会等。
截至目前,平台应用和服务已取得显著成效,帮助洪山区的高中学校做出了符合校情的改革实施规划,辅助学校应对改革后教务教学管理挑战,为每一位学生理清选科思路,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并促进了家校沟通配合。
不只是区域统筹,在武汉市的各级学校里,我们也随处可见数字化助力学校管理、帮助教师工作提质增效的案例。
武汉大学附属中学
作为武汉市“普通高中特色学校”,武大附中的特色在于多语种教学。学生可以自由“打卡”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个小语种课程。
2018年,湖北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3+1+2”模式,规定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考生在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5个小语种里任选1个语种),这成为武大附中多语种教学新的契机。
但在新契机背后,也对学校的教学教务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不分文理,如何选科?走班教学,如何排课?时任高一年级教务主任的袁润强老师组织学校相关教师到改革先行区调研,研究湖北省高考改革政策,并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技术辅助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途径。经过多方比较后,学校与“好专业”合作,采购了新高考选科系统、智能排课系统等数字化工具,帮助学校实现选科统筹管理和高质高效排课。
利用智能系统协助开展选科、排课工作,不仅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有序畅通,也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次积极尝试。2022年,学校又与“好专业”再次合作,利用选修课系统协助学校开展科技实践课程和社团管理工作。
洪山区和武汉大学附属中学的实践经验,只是武汉市乃至湖北省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两个缩影。从湖北省建设高考综合改革教学管理服务平台,到各学校利用多种数字化工具解决教学、教务、评价工作中的难题,提升办学质量,湖北省正在迈向一条正确、科学的数字化转型之路。